比雅克.英格斯和他的BIG工作室介绍|Bjarke Ingels&Bjarke Ingels Group (BIG)

a-xun_2015-10-15_06-16-28

Bjarke Ingels(比雅克 英格斯) 1974年出生在丹麦。由他带领的Bjarke Ingels Group (BIG)团队成立于2006年。BIG的出现为近几年的建筑界注入了一股强大的新鲜力量,他的许多作品打破了人们对建筑的常规理解,蔑视一切公约与信条,大胆地表达出其内心的梦想。Bjarke Ingels常常将可持续发展与社会学的概念引入其设计内,却往往寻求一种介于俏皮与实际应用间的平衡。

YES MAN的成功学——BJARKE INGELS的建筑故事

虽然和雷姆·库哈斯、扎哈·哈迪德、弗兰克·盖瑞这些大师相比,Bjarke Ingels只能算个初出茅庐的楞头小伙,但最近,如果你在Google上输入他们的名字,会发现Bjarke Ingels的搜索结果为1,290,000条,分别是库哈斯的两倍,扎哈的三倍,盖瑞的四倍。

仿佛一夜之间,世界各地的建筑设计媒 体都将目光聚集到了BjarkeIngels以及他的事务BIG(Bjarke Ingels Group)身上,关于这个年轻的丹麦设计师的海量信息大多集中在如下成就上:设计了2010上海世博会丹麦馆并把美人鱼雕像倒腾到上海、在阿塞拜疆的小 岛上建造模拟七座自然山峰的建筑、以及哥本哈根市郊可以骑着脚踏车上楼的公寓。

他和师傅库哈斯一样深谙媒体的力量,出版了卡通建筑书 Yes IsMore ,还于2009年在哥本哈根的丹麦建筑中心举办了以这本书为标题的主题展。他是如此讨人喜欢,2010年1月的ICON杂志更是将他的漫画肖像做封面人 物,他忙碌地在地球上飞来飞去,还因为到处有人邀请他发表演讲。

2009年12月,BjarkeIngels在同济大学刚刚进行完一 场名为“Architecture Preview”的演讲,就又马不停蹄地奔赴机场,因为在不远处的台北,另一个演讲现场已经为他布置停当,只等主角现身。《di设计新潮》对这位大明星的 采访就在去机场的路上行,这种安排让习惯了“坐下来慢慢谈”的记者突然有种当上娱乐记者的感觉。(本文来自:di设计新潮杂志)

公关策略

Bjarke Ingels在同济的演讲现场算得上火爆,能容纳400人的演讲厅挤满了慕名而来的粉丝,演讲台上的Bjarke Ingels也没有让听众失望,他那像脱口秀主持人一样风趣而幽默的语言风格,时不时有点小悬念、小包袱,加上总是那么恰当的肢体语言和表情,让听众们兴 味昂然地听他讲述那一个个建筑设计故事,并回赠以连绵热烈的掌声。

然而,如果在场的听众事先看过他流传于网络的演讲视频,如果看过他 的那本Yes Is More ,就会发现,这是一场极不即兴的即兴演讲,他的一场场演讲之间具有惊人的相似性,他的语言、他的幽默,他抖的包袱,甚至表情,都是经过精心编排的。 Bjarke Ingels就像一个舞台剧演员,台下不停变幻的观众和背景并不影响他一如既往的表演。

显然,这是一种公关策略,以保证它总能在最短时间里最大程度地抓住观众。Bjarke的演讲如此,出版物亦如此。

Yes Is More 是一本“建筑漫画书”(Archicomic),它当然不是一本普通的漫画,大部分内容其实是BIG的项目介绍和建筑理念。但它也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建筑读 物,幽默的对话和轻松活泼的漫画表现手法,使每一个设计作品的产生过程变为了一个个引人入胜的小故事,让那些即使不懂建筑的人也有兴趣阅读。

a-xun_2015-10-15_06-16-26

Bjarke Ingels解释说,采用漫画的形式是缘于自幼的生长环境和画家梦想。与其他丹麦人一样,他从小就被北欧神话、安徒生童话所吸引,那些形象生动的卡通书是 他小时候的最爱,并且也因此爱上了画画。“我甚至不记得我从什么时候开始画画的,但是我就是一直不停地在画,把所有让我有感触的东西都画 下。”Bjarke Ingels和记者开玩笑道,“当建筑师也是我成为漫画家的一个途径吧。”

不过,翻阅一下Bjarke Ingels的简历就可以知道,童年梦想并不足以解释这本“建筑漫画书”的产生。这种形式也不是Bjarke Ingels的首创,几年前,对出版业情独钟的库哈斯带领OMA/AMO出版了Content ,以漫画的形式针砭时弊,那本书获得了广泛的好评。一毕业就在OMA工作的Bjarke Ingels想必在这方面也受到库哈斯很大的影响。

如果Bjarke的公关手段只体现在发表演讲和出书上,那他是不会获得今天这样的成就。一个成功的建筑师同时还得是个社会活动家,而其活动的成果则证明了作为活动家的水平。

Bjarke拿到了上海世博会丹麦馆的项目,他还想拿祖国的国宝来点缀他的项目——把坐落于哥本哈根海滨的美人鱼雕像搬到丹麦馆来。这可不是件小事,他 得到国会上发表演说来实现这个疯狂想法,虽然我们不知道他对政治家们说了什么,但结果已经有目共睹:美人鱼就要装箱了。

“建筑是对无 法解决的政治问题的争辩,建筑师只有勇于面对矛盾,像一个政治家一样在反对声中坚持,才能使自己的项目得以存活。”获得成功的Bjarke说。 VOLUME杂志送给Bjarke Ingels一个新的称呼:Yes Man,这个称呼自然含有对“好好先生”的一点讽刺,但更是对他的公关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的全面认可。虽然拜在库哈斯门下,但师傅的那种“刺儿头”风格并 不是Bjarke所选择的成功策略,他也没有像其他年轻建筑师那样痛骂政府和开发商,相反,他对所有有理和无理的要求都说“是”,把不利的政治因素转化为 推动发展的要素。

进化论实用乌托邦

对于兼老板、导师和朋友于一身的库哈斯,Bjarke心怀感激。“我是通过库哈斯 的《疯狂的纽约》(Delirious New York )才重新认识柯布西耶的。”他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,“在OMA工作后,我得到的最大启发是对于进化的理解:生活总是在进化的,文化和技术也是如此。如 果我们能理解变化,那我们也就能明白现在做的事情在未来是否可行。”

似乎是对这种进化论的理解和延伸,Bjarke提出了“实用乌托 邦”(PragmaticUtopianism)的理论。在Yes Is More 的导言中,他写道:“从历史上看,建筑领域一直由两大极端对立的思想统治着。一边是一个前卫的狂热思想,经常与现实脱节,以致无法成功。另一方面,存在一 些擅于建造平庸乏味的高质量火柴盒建筑的顾问公司。建筑似乎被迫陷入两个同样贫瘠的方向:要么是天真的乌托邦式的,要么是极其务实的。BIG建筑事务所没 有在互相对立的两者之间选出一个,而是选择在两者之间建立重叠部分,这是一个旨在创造社会、经济和环境完美却又切实可行的乌托邦式建筑。”

Related posts

Leave a Comment